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批复,同意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广州市等地按照相应试点方案开展电梯智慧监管试点。
在批复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智慧电梯监管试点的工作开展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到试点期自批复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此外,批复中还提到,相关省市地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电梯智慧监管工作提供示范引领。
本次批复重点是什么,又将对智慧电梯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梯眼小编与大家一起解读智慧电梯政策最新动向。
一、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电梯安全监管效能
批复中提到,按照总局智慧监管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要结合当地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电梯使用主体责任,厘清安全监管边界,强化社会监督和协同监管,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环境,提升电梯安全监管效能。
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其主体责任很多时候处于模糊边界,物业、监管机构、维保公司、业主……电梯安全究竟该谁买单一直是存在争议的话题。本次批复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进一步落实电梯使用主体责任。
小编认为,这对智慧电梯的发展无疑是正向积极的促进意义。这意味着相关省市地区的电梯试点方案必须明确各类电梯的使用主体责任,拒绝“打太极”,从根本上明确监管职责人,才能更好地强化监管力度,督促各相关单位协同监管电梯安全,全面提升电梯安全监管效能。
二、打造智慧电梯,创新探讨电梯安全监管
批复中还提到,要求相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城市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探索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实现更加科学的分类监管、精准监管。
近几年关于电梯监管的政策建议频繁提到了创新技术,强调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电梯安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科技利民。电梯智慧监管一定程度上比传统的人工监管效率更高,但是相关省市地区试点的具体方案如何落实,需要等待各地公布详细实施方案。
对此,小编认为要落实电梯智慧监管,必须实现电梯运行安全的事先预警、主动干预、快速响应。在保障电梯本身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电梯实时运行的数据进行大量的采集与处理。梯眼电梯智能专用分析相机相对传统的普通电梯监控系统,可以更智慧、更高效、更快速地帮助智慧电梯系统实现电梯安全监管。
梯眼智能分析相机搭载了AI算法,具备动态识别能力,能第一时间发现电梯困人、电瓶车进电梯、电梯开关门异常等事件,并同步将信息传递到平台处理中心,帮助智慧电梯系统最快通知相关人员赶到现场消除危险因素。
相信在政策的推动下,智慧电梯会不断落地更多城市,为众多电梯带来高效、智慧的安全管理方式,从被动监管、事后总结逐渐转向主动分析、事前预警,进一步保障乘梯安全。